多方携手共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创新“生态圈”
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(记者 陈静)江苏省南通市知识产权局、上海市嘉定区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20日在沪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构建横跨长江两岸的知识产权创新协作机制。
20日,三方携手构建横跨长江两岸的知识产权创新协作机制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供图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李玲表示,此次,南通与嘉定、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携手,是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协同创新的新起点,期待深化高价值专利联合培育、跨境交易等领域合作,共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创新“生态圈”。
据悉,上海与南通在产业协同上已形成“上海设计+南通制造”模式,“风光氢储”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;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,江苏省南通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、江苏省苏州市签署合作协议,开展联合办案、执法检查等跨区域治理。
当天,以“赋能未来:人工智能时代的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范式”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(简称:分论坛)暨第八届知识产权运营大会举办。本届分论坛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、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、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主办。
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介绍,该区发挥“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区”作用,完善政策体系,建设“政银园企服保”平台,深化跨区域保护协作,形成全链条知识产权生态;今年1月-7月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9628件,居全市前列。
为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,搭建金融赋能知识产权科创领域载体,分论坛现场分别举行了浙商银行和邮储银行“金融顾问工作室”的揭牌仪式。两大工作室的成立,标志着金融与知识产权在科创领域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;未来将聚焦“知识产权+人工智能”产业需求,为长三角区域科创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,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。
“AI正重塑全球专利、版权、商标领域格局。”当日,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表示,要充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,通过设AI专利加速审查通道、定AI内容版权指引、建AI商标智能服务平台,强化专利保护、完善版权治理、创新商标服务。
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坚介绍,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挑战,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工智能、知识产权领域立法作为服务大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。下一步,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将持续发力,与政府部门、市场主体、国际社会一道,不断优化专利运营生态和科技创新创业环境,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赋能未来、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专利估值-“中知路”模型20日亮相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(上海)国际服务平台供图在分论坛上,专利估值-“中知路”模型同日亮相,该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破解专利价值评估复杂难题,实现“为创新定价”,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精准价值参考。
据悉,圆桌论坛环节则聚焦“国际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”核心主题,嘉宾围绕主题畅所欲言,分享实践经验、碰撞思维火花,为国际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思路参考。(完)
>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